【艾電影】《濁水漂流》-飄無不定、無處歸根的動盪世代

同是天涯淪落人,佇立於高樓遍地的香港街頭,何處得以為家?《濁水漂流》如今年金馬作品中一股無力湧現的港式浪潮,不湍急洶湧、不矯情悲憫,而是與街友同行於深水涉通州街橋下餐風露宿,看著資本主義與都市更新的侵襲反覆上演,身而為人的尊嚴底線與構成生活的生存條件,如何不斷的被汰換、透過社會階級置換著底層無力向上而匱乏的哀歌。

入圍金馬獎12項大獎的《濁水漂流》是李駿碩導演的第二部劇情長片作品,其首部作品《翠絲》在2018年金馬影展初試提聲,這回導演帶著更加宏觀的格局與野心,逐步成熟的角色刻畫與技術執行,體現在《濁水漂流》的人物構建與場景設定裡。社會運動、街頭抗爭、宗教儀式、媒體識讀等眾多元素,雖使《濁水漂流》在主題定錨上的力度稍嫌薄弱,不過從一而終緊扣片名「濁水漂流」的漂離感,載浮載沉於大城市中的飄無不定,不增添過多的批判性思考與鬥爭的憤怒抗議,而是透過蔡思韵所飾演的何姑娘一角,作為與觀眾間的對話橋樑,這是身為社會寫實電影的最後一絲溫柔。

從《小偷家族》拆解深思無血緣家庭的核心命題,同樣在《濁水漂流》中更以此重新定義街友們心中「何以為家」的生存條件與關係構面,打破傳統家庭所具備的溫暖富足,與失散親人既盼望又陌生的若即若離,透過露宿者所構建的角色心理,你會發現他們並非不渴望家的存在,而是更將歸屬感希冀於人性最後的尊嚴與光輝——當他們一無所有、在社會大眾眼中一無所知、漠不相識的流浪者,生活是一連串無力討伐下的對抗,即使永遠無法與現實與之公平抗衡,也要在城市高樓裡俯瞰著屬於自己眼中的夜景,動盪不安是一種生不由己,能過一天,就是一天。

一句「深水涉是窮人住的」,道出社會底層無力改變的階級差距,當權力界定是透過高位裁決者的決斷結果,法律不再是保護人權的最後一道底線,而是體制下冰冷諷刺的一灘死水,僅以自身的一場大火掀起最後的反撲,宛如飛蛾撲火,留下的是灰燼滲透著濁水不斷漂流,世代更迭,永無止境 ; 演員尤以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吳鎮宇令人為之驚艷,貫穿全劇的輝哥作為露宿者的靈魂人物,角色演出深植人心,十分看好拿下金馬影帝寶座。

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